專家呼吁:孩子的體檢模式該改了!


據介紹,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體檢的模式是從1985年開始實施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1985年后還在中小學就讀,那么你所經歷的體檢模式就是現在的兒童青少年經歷的體檢模式。這30年間,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。比如,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肥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。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朱惠娟說,來協和內分泌科肥胖門診就診的患者中,約有1/3不到20歲。他們中有18%以上發生高血壓,10.9%已經可以確診為糖尿病、近30%處于糖尿病前期,80%有脂肪肝,40%轉氨酶超標。但這些疾病,孩子及家長的知曉率非常低,而且學校簡單的體檢也不涉及血糖、血脂等檢查指標。兒童青少年發育進展到青春期階段后,體格快速生長,營養需求增加,代謝旺盛,行為叛逆,發育中的青少年會面臨嚴重的供需矛盾,正是各種內分泌、代謝病及營養障礙高發的時期。早期診斷、正確治療是改善遺傳代謝病患兒生命質量的關鍵。
目前青少年兒童的體檢都是學校組織的。專家建議要創建以衛生為主體,教育為輔助的健康體檢新模式。在體檢內容上,盡快增加兒童青少年性發育、生長發育、心理行為發育和一些重大疾病的篩查內容,采用包括生物學在內的多種技術,科學、全面評估學生的性發育、生長發育、心理行為發育等關鍵健康問題。
文章來源《北京晚報》
